認識牛樟芝

由來
傳說,牛樟芝是由原住民所發現,因為原住民中喜愛喝酒,以致於常宿醉且罹患肝病的比例居高不下,無意中於山野間發現牛樟木中長的芝狀物,雖然味道很苦,但具有保肝與消除疲勞的效果。一傳十十傳百,原住民皆視樟芝為珍貴的藥材。故牛樟芝又被稱做台灣「森林紅寶石」。

簡介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學名為(Antrodia camphorata),1990 年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楊書威,提出「中藥樟菇活性成份之研究」取得了第一張研究牛樟芝的碩士學位,是生化界發表的新種。其生長區域為海拔 450-2000公尺山林間,只生長在台灣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樹樹幹腐朽之心材內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樹木材潮濕表面。

外觀
牛樟芝屬於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屬、樟芝種,乃多年生蕈菌類。樟芝為一種木材腐朽真菌,只生長在台灣本土的老齡牛樟樹上。菇體表面孔狀,初生時鮮紅色,漸長變為乳白色、淡紅褐色、淡褐色或淡黃褐色,子實體於牛樟樹幹的中空內部長出,亦有自倒伏牛樟樹枯木底部長出者,有強烈的牛樟香味,氣芳香、味辛苦,新鮮子實體含於口中久之則令舌尖有辛麻之感,乾品含於口中久之則為辛苦之感。

分佈地
桃園縣復興鄉角板山、苗栗縣南庄鄉、三灣鄉、南投縣竹山鎮、水里鄉,高雄縣六龜鄉六區

酒精萃取成分

野生菌絲體

皿培式子實體

皿培式菌絲體

麥角甾烷
(Ergostane)

X

O
zhankuic acids A,
zhankuic acids B,
zhankuic acids C,
antcin K

X

羊毛甾烷
(Lanostane)

O
sulpurenic acid,
dehydrosuphurenic acid,
ebunicoic acid,
dehydroeburicoic acid
單酚化合物4,
7-dimethoxy-5-methyl-1,
3-benzodioxole

O
sulpurenic acid,
dehydrosuphurenic acid,
ebunicoic acid,
dehydroeburicoic acid
單酚化合物4,
7-dimethoxy-5-methyl-1,
3-benzodioxole

O
sulpurenic acid,
dehydrosuphurenic acid,
ebunicoic acid,
dehydroeburicoic acid
單酚化合物4,
7-dimethoxy-5-methyl-1,
3-benzodioxole

從以上初步結果可以做一個結論,只要是牛樟芝的子實體,不論是野生或人工培養都含有牛樟芝特有麥角甾烷的三萜類,但菌絲體不論是野生或人工培養都不含牛樟芝特有三萜類,因此牛樟芝特有麥角甾烷的三萜類可以用來辨別市售膠囊產品是否為牛樟芝子實體或菌絲體的依據。另外,這些特有三萜類的形成似乎與牛樟樹的成分沒有相關性,因為在不含牛樟木材成分的皿培式子實體,也含有牛樟芝特有三萜類,如zhankuic acids A, B, C和antcin K。綜言之,牛樟芝子實體的三萜類在質與量上都比菌絲體豐富許多,菌絲體含有的羊毛甾烷三萜類在子實體都存在,但子實體含有之特有麥角甾烷三萜類在菌絲體都不會形成。

生理活性物質
牛樟芝經研究發現含有許多的生理活性成份,如:三帖類化合物、超氧歧化酵素、腺甘、多醣體、蛋白質(含免疫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鈣、磷、鍺)、核酸、凝集素、氨基酸、固醇類、木質素、血壓穩定物質等。

與靈芝的差異


名稱

牛樟芝

靈芝

學名

Antrodia cinnamomea

Ganoderma lucidium

分類

多孔菌科,薄孔菌屬,樟菇種

多孔菌科、靈芝屬,靈芝種

味道

氣芳香、味辛苦(樟香味)

味稍苦(菇類味)

三萜類含量

估計約200多種

單一靈芝約20~50種,不同品系總合約200多種

多醣體含量

1~2%

1~2%

三萜類含量

10~45%

1~3%

產地

僅台灣才有

分布全世界

人工培育

1.野生牛樟樹數量稀少
2.人工栽培子實體困難度仍高

已發展許多人工栽培法,來源取得較易

====以上來源轉載網路,如有不妥,請來信告知,謝謝。====